法律分析:我国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:首先目前同时满足按规定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满15年,但是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这两个条件的年满60周岁老人,可以每个月领取160元起的基础养老金。如果2022年已经达60周岁,但是缴费不满15年的可以补缴,但是2022年之后就不能补交了。居民养老保险费也是要累计缴费15年才可以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。
参保人群:年满16周岁(不含在校学生)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,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。
参保流程:
1、参保办理以村(社区、居委)为单位,参保单位办理登记手续,首次参保时应填写《参加养老保障(险)单位登记表》;
2、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随带户口簿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、一寸免冠照片一张,到村(含居委、社区,下同)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提出参保申请,由村负责初审参保资格并填写《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公示单》公示一周,无异议的人员填写《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》;
3、参保人员若为现已军人或退伍军人,提供人武部出具的从军证明,填写《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役士兵政府补助申请表》,报镇(街道)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。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
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、工伤保险、失业保险、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,保障公民在年老、疾病、工伤、失业、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。
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层次、可持续的方针,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。
2022年11月25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,年缴费上限1.2万元,可享受税收优惠。就这个热门话题,我凭借从业保险金融26年的经验,用三句话来给大家作一个解读。
1,是为了解决和补充社保金的不足
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的背景,是借鉴了40年前美国的401K法案,当时美国的老龄化严重,社保无法满足养老需求,美国政府就通过这个税收递延法案让大家拿出一部分钱存进银行,专款专用。并让专业机构来打理这笔资金,产生的收益用来补充养老金的不足。我国现在同样面临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,未来的社保同样面临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养老需求。如果中国有2亿人参加,每人1.2万元,每年就会有2.4万亿元,10年就有24万亿元,国家拥有了这笔巨额的长效资金,并让它产生收益,就可以解决部分养老金不足的问题,这个政策可以考虑是国家释放的一个信号,国家都用抵扣个税来鼓励大家做养老规划了,未来只靠社保养老真的只能稀饭馒头了。
2,是为了养老收入配置多元化
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时代,仅靠单一的社保是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的。国家大力推动商业保险的目的就是要让养老收入的配置多元化。比如,A的月收入是3万元,单一来自上班的薪水;B的月收入同样也是3万元,但是多元化的:薪水1万元,保险理财收入1万元,其它投资收入1万元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A退休后没有上班,丧失赚钱能力,仅只能靠单一的社保收入维持养老生活,而B除了社保,还有保险理财和投资收入等多种来源,即便退休失去赚钱的能力,也能保持月收入变化不大,他的养老生活就可以安然无忧。由此可以看出养老收入配置多元化是多么的重要。
3,是为了调整和优化家庭的资产配置
如果我国每年有2亿人参加,每人可以免税存入1.2万元,国家每年都有2.4万亿元的资金,这笔大额的优质长效资金会对资本市场产生长久的影响。这笔资金可以投向大额的一级和二级市场,可以投向债权、理财产品,以及商业保险和国债,这项大笔的长效优质资金实际是可以开启中国股市的一个长牛过程。在这种趋势引导之下,现在家庭资产配置也必将产生变化,固定资产70%,金融资产30%的配置会逐步向金融资产70%,固定资产30%的配置转变。
单靠社保金来养老是肯定不够的,养老金是一个需要未来安全、确定的刚需资金,必须早作规划和准备。国家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开始实施了,我们需要快速跟上!跟着趋势走,让自己的资产进行多元化的配置,提前做好未来的养老规划。
我国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:首先目前同时满足按规定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满15年,但是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这两个条件的年满60周岁老人,可以每个月领取160元起的基础养老金。如果2022年已经达60周岁,但是缴费不满15年的可以补缴,但是2022年之后就不能补交了。居民养老保险费也是要累计缴费15年才可以。
参加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,均可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参加补充养老保险。
距65周岁不足15年的,应逐年缴费至65周岁;距65周岁超过15年的,应按年缴费,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。
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、补充养老保险参保手续的城乡居民,因疫情原因,目前可在所属村、社区协理员处登记办理或通过“三晋通”手机App(自3月1日开始)办理参保登记手续。
按自然年度缴纳,集中征缴期原则为2022年1月-6月,集中征缴时间每月1-25日可办理缴费(节假日不顺延)。
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,简称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”,是由国务院制定基本政策,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,与家庭养老、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,保障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行缴费标准为:每年200元、300元、400元、500元、600元、700元、800元、900元、1000元、3000元、5000元、7000元12个档次。补贴标准多缴多补,每年最低缴费档次200元享受补贴35元,最高缴费档次7000元享受补贴100元。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,通过手机微信平台等途径实现自助缴费,缴费时间为1月1日-12月20日。
2022年养老保险政策的新变化:
一是社会保障救济政策,到2022年底,企业需要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。
二是统筹实施省级养老保险,最后为全国统筹做好准备。省统筹是指全省养老保险政策相同,包括养老保险、缴费比例、养老金计算方法、养老金发放时间等都是统一标准。
三是清理重复参保、重复参保,即多个养老保险要异地同时缴纳。
四是养老金不再支持一次性补缴,主要针对职工养老保险。现行规定是:45岁以下、60岁以下未缴纳社保的居民,不再允许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。
拓展资料: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、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、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体,由政府每人每年按100元标准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;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按200元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。
一直以来,我国的退休金连年都在上涨,已经实现了连续18年上涨,而2023年的养老金上涨已经是确定的事情了。
目前,已经有31个省份的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会上调养老金。
河南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,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。
新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。
上海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统筹提高养老金、医保、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。
宁夏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年度提高120元。
贵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。
北京在2023年民生实事中提出,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。
由此看来,2023年养老金会上涨。
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领取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.3亿人,城乡居民养老人数达到1.6个亿,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会使养老金上涨速度变慢。
养老金调整一直以来遵循的是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的原则,定额调整、挂钩调整、倾斜调整的模式。
北京日前发布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,明确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,其中包括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、工伤保险定期待遇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标准,完成时限为2023年12月底前。宁夏在政府工作
北京日前发布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,明确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,其中包括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、工伤保险定期待遇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标准,完成时限为2023年12月底前。宁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....
2.
河南提出,自2023年1月1日起,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原每人每月113元的基础上增加10元,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,同时明确河南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,在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本地区
上一篇:如何更换社保绑定银行
下一篇:用英语写关于春节的作文四年级
发表评论